1. 作業前必須穿戴好公司規定的勞保用品;
2. 保持熔爐周邊干凈暢通,熔爐周邊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;
3. 新坩堝使用前必須先清理坩堝,保證坩堝干凈,并涂上被覆劑,預熱至200~300℃,讓其冷卻30分鐘,再迅速加熱至坩堝成紅色,加入小水口料。待堝內湯料熔至堝容積的1/3時再加入鋁錠;
4. 鋁錠下堝前先預熱除去潮濕的水分,嚴禁將帶水或含油的鋁料及其他雜物(包括其它金屬)放進爐內,防止合金液爆濺傷人及破壞鋁液的純度,加料時要輕拿輕放,以防撞壞坩堝和探溫針;
5. 熔料時溫度設在730~750℃,因溫度過高會加速金屬液的氧化和吸氣,從而產生過多的渣料,且浪費燃料,溫度過低,影響合金液的流動性,不利于產品成型,且不利于分離爐渣;
6. 正常生產時,溫度設在710~730℃,一次加入一塊鋁錠或少量水口料,避免爐溫降低過快,影響鑄件內在及外表質量,且保持液面離堝上邊沿40㎜以上;
7. 除渣粉除渣,當爐溫在750℃左右時用鐘型罩將除渣粉壓入合金液內約10分鐘,以均勻吸收氧化物及非金屬物質聚集在液面上,用扒渣耙(漏勺)平靜地刮起浮渣,使之聚集后取出,在堝邊輕輕磕打,使金屬液流入堝內。盡可能避免攪動合金液,降低鋁渣;
8. 每次停爐時需要將堝內金屬液全部舀出,鑄成鋁錠。再次熔料時先加入小的水口料及飛邊料,防止熱脹冷縮影響坩堝使用壽命;
9. 常查看爐內有無漏料現象、燃燒機柴油燃燒是否充分,爐膛壁是否垮塌而堵塞,探溫棒顯示是否可靠或損壞,探溫保護棒是否有熔蝕等現象,以確保爐溫正常;
10. 正常生產15天左右,應將坩堝轉動90°方向,防止坩堝沿一個方向長期燃燒易破裂;
11. 新員工必須經過安全操作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;
12. 如遇料管飛料或坩堝漏料等緊急狀態或突發事件,應按緊急開關,并知會上級領導或專業維修工,不可擅自處理。
?